25日,在怀柔区111国道两侧,尚未融化的残雪和飘落的雪花,丝毫没有阻挡住一支几十人组成的造林队伍,他们将在这里做先期的土地整理工作,由此拉开了怀柔今春绿化造林的序幕,该区计划投资2.6亿余元启动12项营林、造林绿化工程,将有10.8万亩平原和荒山披上绿装,而其中有一半是造林困难的石滩地。
工程全部完成后,怀柔区域空气中主要污染物预计平均下降2%。
配合造林工程,怀柔区今年还启动封山育林、国家级公益林抚育等6大营林工程。
除了大面积造林外,今年还把营林重点放在景区景点附近和公路沿线等“前山脸”地区,达到森林景观化目标,目的就是让荒山和覆盖率不够的地区被绿色覆盖,让林份不高的林区抚育管理后生态贡献率更高。怀柔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彭天明先容,“前山脸”全部实现绿化后,怀柔区将进一步加大森林健康经营力度,提高森林质量,并有条件地开放风景游憩林,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绿化成果。
“这些绿林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地段造林条件比较差,砾石累累,坡度较大,土壤贫瘠,岩石裸露,距离水源地也比较远,树木不易成活,在林业上被称为‘困难地’。”怀柔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王春雷先容,为保证栽植后的成活率,绿化工程中将客土造林,采用大规格苗木,推广使用植树袋、保水剂等科技稳定植物群落结构。
今年,怀柔将增加造林树种,从传统的两大造林树种侧柏、黄栌,增加使用油松、白蜡、元宝枫、栾树、白桦等抗旱、抗病、抗逆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实现“一次成林、立地成景”。(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温来升 李志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