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教授以“信用法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为题主讲。
出席讲座的嘉宾合影。
中新网北京资讯12月12日电 由中国教育普法促进工程、《法学中国大讲堂》、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主题讲座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本期邀请的主讲嘉宾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王伟教授,以“信用法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为讲题。
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经济民商法处处长马志毅和《法学中国大讲堂》创办人、尚法智库主任郑建东为评议人。出席的嘉宾有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创办人、党组书记崔祖瑛,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主任鲁天龙等,大讲堂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实行主任石佳友主持。
主讲嘉宾王伟教授的讲座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信用法治化、我国社会信用法治化的理论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法治化的重要规则体系。
王伟教授认为,在当前的信用法治建设方面,至关重要的是要树立法治思维,确立法治权威,形成现代思维体系。社会信用法治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家需要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衡好有效性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寻求以更加严密的法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当代法律学人的重要使命和担当。
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经济民商法处处长马志毅认为,加强信用法治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诚信学问、培育诚信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马志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三是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四是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的政务诚信建设,五是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法学中国大讲堂》创办人、尚法智库主任郑建东从信用、道德、契约精神、信用法学等视角阐述了概念和逻辑关系。他指出,信用法治研究是一项新课题、大课题、是系统工程,需要更多法律学人关注,需要出更多法学成果,来指引信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国家信用立法,也为其他国家贡献中国方案,共享中华法系法学智慧提供中国法律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实行主任石佳友总结,从王伟教授的讲座中可以看出,信用法治是极其重要的制度,事关每一个公民和企业;要实现对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兼顾与平衡。讲座体现了一位法学家的人文关怀精神。
中国教育普法促进工程由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和尚法智库共同发起组建,致力于校园安全法治建设,推动中小学法律学科构建,普及校园法律常识。以培养学生学法遵法意识、提升教职工法律素养、围绕校园安全建设为目标。(完)
365bet最新备用网址-365bet官网手机版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资讯社北京分社 地址:365bet最新备用网址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撑:中国资讯社网络中心